1前言
现代工业工程是面向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实现经营管理的整体目标是现代工业工程最显著的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工业工程的理论与方法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发展趋势表现在兼收并蓄高新技术理论,注重敏捷、柔性、精益、并行制造系统的集成开发与应用。本文将就现代工业工程的技术与新产品研发结合进行探讨,建立基于敏捷制造技术的产品研发模式,以及并行工程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产品开发的管理体系。
2敏捷制造技术
敏捷制造利用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以先进的柔性制造技术为基础,通过企业内、外的多功能项目组,组建虚拟公司。这一多变的动态组织结构可以把全球范围内的各种资源,包括人的资源集成在一起,实现技术、管理和人的集成,从而能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敏捷制造的目标是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环保型产品,换取长期的经济效益。为了适应变化的市场和取得竞争优势,企业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的有限资源,而必须采用标准化和专业化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基础结构,以分布式结构连接各类企业,构成虚拟制造环境;在虚拟制造环境内动态选择成员,组成面向任务的虚拟公司,从而合理利用各企业的资源和技术进行快速产品研发。这样优化组织的企业以最快的速度从企业内部某些部门和企业外部不同公司中选出设计、制造该产品的优势部分,企业接受的新任务不再受人力、物力等资源的限制,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动态联盟能大大节省资源,能以最低的材料和能源消耗,开发市场所需的绿色产品。
3并行工程技术
利用并行工程技术可以进行产品的适用性设计、可制造性设计和可装配性设计。
(1)适用性设计。该设计就是围绕产品最终质量目标,运用最新的设计思想、方法和应用工具进行设计,以实现产品在功能、性能、价格等方面的优化。其设计的部分参考要点如下:
①运用相应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工具进行参数设计,来实现产品各项性能要求;
②运用可靠性技术进行设计,以提高产品使用寿命、耐环境性、安全性、保障性;
③运用人机工程的方法进行设计,改善产品的操作性、维修性;
④运用价值工程、功能质量配置等方法来合理确定产品功能质量比、功能价格比、性能价格比,使产品达到最佳费用效率。
(2)可制造性设计。该设计的核心就是制造工艺人员在产品设计初期就与设计人员汇合,共同参与产品设计,及早考虑产品的可制造性。并行工程的组织形式为此提供了有利条件,工艺人员可以利用所掌握的制造工艺知识和所了解的制造技术对设计施加影响,从而改善产品的可制造性。而且在设计阶段也同步规划了产品的制造过程,进而为产品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保证。实现该设计的部分参考要点如下:
①帮助设计改进零部件结构和确定合理的公差,降低制造难度;
②减少采用不同加工方法的数目;
③运用各种加工方法的经济加工精度;
④提高零部件的可检验性;
⑤完整地规划出刀、量、夹具、设备等要求。
(3)可装配性设计。可装配性设计的实质就是装配工艺人员在产品开发初期就参与产品设计活动,及早考虑到产品装配过程的实现,从而改善了产品装配工艺性,也同步规划了产品的装配过程,为产品装配过程质量控制提供了保证。这对结构复杂的产品显得尤为必要。该设计的部分参考要点如下:
①帮助设计改进零部件结构,降低装配难度;
②确定零部件的装配顺序;
③改善零部件装配中的可检验性;
④完整地规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