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研发制造项目管理

建立中国特色的新药研发体系

2010/2/5 10:41:18 |  2924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一、我国药学事业发展及新药研发现状:

  1. 整体形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制药工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目前我国药物制剂加工能力世界居第一位,原料药产量全球第二位,可生产1500种原料药,总产量80万吨/年,其中出口量约为50%。

  但在研究开发领域,中国已落后于发达国家20年的水平,而企业的研发能力更差,这个距离超过了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与国际间的差距。主导国际西药市场的主要药品中,没有中国或者发展中国家的专利产品。我国不少西药生产企业所生产的心脑血管,抗肿瘤,抗生素类药品,几乎全是仿制国外专利药品专利保护期限已过的产品。严格来说,除中药之外,我国目前生产的药品很少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

  2003年中国医药产业的总产值约2000亿人民币,不到国际著名制药公司如辉瑞、默沙东等一年的产值。大型跨国制药公司一般会把利润的10%-20%用于研发,而国内整个医药工业的研发投入,多年来都只在总销售额的1%左右徘徊。

  2. 新药研发格局:

  国内制药行业与发达国家差距悬殊,我国的实有制药企业4000余家,但真正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的并不多,至目前为止,计划经济的后遗症仍严重影响企业研发水平的提高,科研与生产与市场的脱节依然存在。

  3. 缺少科技含量高的专利产品:

  以上差距直接导致国内制药行业缺乏具科技含量的专利药品,无法大规模高水平地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竞争,因而导致我国97%以上的化学药品是仿制药。

  目前我国市场上流通着的国产药品基本都不是原创新药,非专利药(仿造药)仍是我国医药产业的重点。由于没有专利保护,一种仿造药(比如头孢拉定)可以几十家企业同时生产,加剧了市场混乱,资金不足和创新性低的恶性循环。

  二、我国药物研发机构现状

  国内的新药研发机构包括四个部分:原国有科研院所、大学学院研究室、医药科技开发公司及生产企业的研发部门。目前药品科研和技术开发主体是政府直属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一般科研院所承担了国家的各种攻关项目,国家给予资金支持。但由于体制问题,往往好的成果得不到产业化。而开发公司则以市场为导向,能迅速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企业的研发部门主要是为企业服务,研发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技术的改造和仿制。

  目前国内新药产生的主要途径是:1.科研单位与制药企业合作,由制药企业出资,科研单位研究,共同报批新药。这种形式是比较常见的。2.科研单位设法完成新药研制,通过新药审评取得《新药证书》后,转让给制药生产企业,获得技术转让费后用于新的研究。3.科研单位除了完成新药研制报批工作,同时还办有制药厂,新产品投产后,销售额一定比例返回科研单位,用于支持新的项目开发研究。

  由于医药工业企业科技开发能力薄弱,只能进行简单的移植和仿制,产、学、研条块分割,因此科研成果转化率比较低,基本谈不上根据市场需求或潜在需求进行高效率的研究开发活动;此外,新药研发的资金投入不足、研发人才的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落后及其技术创新意识的欠缺,再有就是体制性因素都在制约着我国新药的研发。不少研发机构的成果还集中在仿制国外的品种,甚至违规操作,互相抄袭。

  而许多医药企业完成原始积累后,马上寻找快速暴富的途径,广告和上市显然是暴富的最快途径,而研发的大量投入是不能暴富的。许多企业对资本运作十分热衷,而对建立创新平台没有兴趣。实际上,我国许多新兴的制药企业是有经济实力建立平台的。

  三、建立我国与国际接轨的创新药物研发体系

  1. 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药物研发体系。

  新技术已成为新药研发不可缺少的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