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条件,跟踪前沿关键技术对于研发创新药物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在我国多种现代技术已被用于新药的设计和发现阶段,如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已在多个单位开展,并已设计出一些活性较好的化合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已在几个单位应用;组合化学技术在大量化合物合成和结构修饰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基因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转染、表达技术越来越多地用于新靶点建立和药理学研究中。新药研发是系统工程,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科研单位积极支持的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药物创新研究新药工程研究中心,推进我国医药研究从仿制为主到创新为主的历史性转变,逐步实现我国医药产业从生产主导型产业向研发主导型高科技产业的战略转轨。有效建立起从靶点研究到产品上市完善的创新药物研究平台。
2. 培养具有高度创新意识的人才团队。
我国要在创新药的研发和生产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首先要造就一支稳定的,从事新药研发开发到产业化各个环节,学科配套,专业齐全,力量雄厚的科研和管理人才队伍,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从事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具有科技先导意识的企业家群体。要营造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取决于科技实力,而科技实力首先取决于基础科学的实力。要一批踏踏实实钻研科学的科技大师,对从事应用基础和开发的科研人员应解决对其激励机制的问题。创新药物的研发最终要走向市场,要使一个创新药最终占领市场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除了有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外,还必须造就一支优秀的管理人才队伍。在某种意义上讲,只有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才能启用优秀的技术人才。
3. 加强科研院所和企业结合,构建和完善国家创新药物研发体系。
近期内仍应坚持品种开发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平台建设以科研院所为主体,并以科研院所改制为契机,促进大院大所与大企业的有机结合和重组,优势互补,集新药开发所需的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等要素为一体,形成新药创新的中坚力量,改变企业技术开发力量薄弱落后的局面,同时,利用政策促进企业的研发与效益的良性循环。最终目标是使企业真正成为新药开发和创新的主体,加快以企业为核心的新药开发体系的形成。
综上所述,建立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药研发体系,要以将新药物的研发主体,逐步从科研院所过渡到制药企业。企业和科研机构都应该正确把握和利用这个机会,遵循市场规律,实实在在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逐步提高我国的创新药物研发水平。争取早日实现从制药大国到制药强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