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研发制造项目管理

中国的新药研发

2010/4/22 10:28:36 |  2894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国内新药研发要完全创制一个全新的化学分子药物来,条件不够,除了无药业大亨条件外,国家投资也不够,更为重要的药物相关专业基础很薄弱,我国发现多少个受体和酶?极少!所以怎能作药物分子的全新设计呢?能发表大批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与计算的论文的中国药物学家们又能出何高见来指点新药设计呢?争院士名额大吵大嚷,但对药物设计与合成的真话题就谦让了!十分可悲可怜!

  说到创新药,就我所知纯一类的品种国内只有少数的科研机构比如说: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等寥寥可数的科研机构能有这个能力去开发。而国内大的制药巨头仅仅凭本身的能力去开发纯一类的新药在目前这个阶段几乎是不可能的。具体原因偶不用说你也会清楚。恰恰想反而国内有些海外背景的民营的科研部门,反而在这些方面有些少许的优势。这里我也不想展开来说。但是他们实力和规模的限制也很难从头到尾进行一个全新的品种的开发。

  在调查的140家企业中,110家属国内制药企业,95%以上的企业属于化学药、中药、生物制剂等三类企业销售排名前100名的企业。这些企业具有相对强的实力,基本上可以反应我国制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现状,从中可以归纳如下:

  企业的创新研究和专利人才严重缺乏。110家国内企业中,新品研究人员100人以上的单位只有13家,50-100人规模的10家;专利专职人员超过10人的企业共10家,没有专利专职人员的49家。

  企业投入较高水平的创新严重不足,投入分散。药物的创新可以分为靶点、结构、工艺创新、制剂等等,靶点的创新属于真正的原创,主要来源于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我国目前药物研究领域比较现实的是进行结构、工艺创新、制剂等创新。110家国内企业中有43家涉及到了结构创新的研究,39家只从事非创新项目的研究,28家没有进行任何研究。投资的创新项目和非创新项目的数比例约为1:7-10,平均每个项目的年研究经费小于200万。因此,尽管我国企业的研究投入较小,其中很大的一部分资金也还是投向了没有创新性的项目。

  问题:做创新药应该如何选题呢?

  中国新药研发仍是要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的有明确药效的药物分子开始,以这些分子作为母体或曰先导化合物,作广泛而扎实的结构修饰,进行筛选,完全有可能在近十年有所突破,南韩与***就在作这些努力,中国也有不少进展,但没成大势,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向,也是西方药业正在走的道路。国内六十年代后期的靛玉红作用的发现,以及随后修饰成功并上市的N(1)-甲基异靛蓝国家一类新药就是一个榜样,是一值得仿效的方向,这一新药上市并未化去多少费用,但走在西方之前,直到本世纪初西方才重视起靛玉红类化合物。象这样的先导分子,我国发现不计其数,我们为何不埋头干这些工作,而老要抬头看着西方,跟着人家脚印走呢?

  新药研发应以天然产物作先导物,可以作一些全合成的基础研究,为某些不易分离或天然来源有限的分子提供物质基础;其次主要是进行广泛修饰,这广泛含以下三种含意:(1)进行多种基团(主要从电学效应与溶解类型来考虑)的直接修饰;(2)将有己知药效的分子用化学方法组合到先导物上,以发挥多药效多靶作用,以体现中药多靶向作用思想;(3)将糖类,氨基酸或小肽等功能分子组会到先导物上。这样新分子就十分丰富,再经筛选获得新药候选分子。

  另外一条就是放创结合的道路,一是紧跟国外审批临床的品种,已做完二期的品种就有潜力;二是开发上市的同类品种,比如我取得临床批件的品种就是和美国2005年1月上市的品种相类似,同是神经类药物,作用机制基本一致,结构也90%相似;三是开发国外上市品种的第二代、第三代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