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沥青在现在的高速公路施工中被广泛的使用,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性好、振动小、噪音低、施工周期短、养护维修简便等特点。因此对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管理也就成了整个施工中的重点。
关键词:沥青 公路施工 质量管理
1 原材料质量控制
1.1 沥青 沥青是沥青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沥青在混合料压实过程中将各种矿料组成的稳定骨架胶结在一起,优质沥青是保证沥青面层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的前提。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情况,建议选用一定的沥青标号,此外,在同一地区还可以根据施工季节的气温,适当调整所用沥青的标号。沥青混合料拌和前必须将不同来源、不同标号的沥青分开存放,不得混杂。
1.2 矿料 沥青面层矿料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占沥青混合料总量的95%左右,在沥青路面中起到负荷的作用。矿料的质量及其物理性能直接影响路面的质量,矿料的指标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基础上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2.1 严格限制矿料中有害成份的含量,土块含量应小于1%;软石含量应小于5%;料场需硬化;不同规格的材料要分类堆放,严禁混放;对于粗集料及细集料应覆盖,以防污染。
1.2.2 严格控制各种规格矿料的均匀性、稳定性,对石料要严格筛选;集料的规格、坚固性、耐磨性能应符合规范要求;料场卸料时要分层堆放,防止粗细料集中出现离析。
1.2.3 矿料中小于0.075mm的含量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较大。混合料级配中部分含量必须考虑粗细集料本身带的粉尘部分,要严格控制回收粉的用量,其塑性指数应当小于4,否则不能使用。
1.2.4 天然砂的质量变化较大,形状较圆滑,并且含有一些有害成份,对于高速公路中下层天然砂的含量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15%~20%,抗滑表层尽可能采用人工砂。
2 沥青路面施工控制
2.1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2.1.1 先进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并具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是确保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关键。
2.1.2 混合料温度控制中,当采用70号沥青时,首先根据集料干湿状况控制烘干筒加热用燃油量,使筒内保证175℃±5℃。其次沥青储存罐内沥青控制在160℃±5℃。再次,在拌和中不断调整实测温度与拌和机自控温度的误差,及时进行反馈调整,直至稳定。
2.1.3 出厂前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若出现花白料应废弃及停机分析原因。
2.1.4 拌和楼多配备两个成品料仓,缩短汽车装料等待时间,使拌和机工作连续性,保证级配稳定。
2.1.5 质检员每天至少取样一次,进行马歇尔试验和抽提筛分试验,以检验沥青用量及级配是否符合要求。
2.2 碾压质量控制 碾压是保证沥青路面的力学性质和功能特性的重要组成环节,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压实度。在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2.2.1 碾压温度控制:碾压温度是影响沥青混凝土密实度的最主要因素,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越高,其塑性越大,越容易在外力作用下缩小其空隙和增加密实度,同时越容易获得较好的平整度。
2.2.2 碾压机械:碾压机械的内在质量对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影响很大。目前,用双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组合的较多,不仅数量上要满足,碾压组合一定要明确其对路面压实的互补性。
2.2.3 碾压程序:在适宜的温度下,碾压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在施工现场,组织好的碾压是初压、复压和终压使压路机各在相互衔接的小段上碾压并随摊铺速度依次向前推进。
2.3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2.3.1 沥青面层各层施工前,均要洒布粘层沥青。粘层油用量为0.3~0.4L/m2,且应洒布均匀,局部少洒或多洒的地段应用人工补洒或清除,以确保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