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包括项目设计要求、设计规范、设计文件、设备材料规格标准、施工规范、质量评定标准、交付试车等技术规范标准。管理性质量控制基准则是保证质量达到合同文件规定的技术标准要求而设立的质量管理标准——项目质量体系,即为保证实现项目建设质量目标而建立的质量监控系统和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技术标准和质量管理标准都是为了保证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而存在的,都属于质量标准。然而前者主要反映产品的适用性要求,强调结果的合格性,是质量形成和质量检验的基础性依据,具有强制性和绝对性,必须满足要求,是质量控制中的“硬件”。后者所反映的主要是保证实现质量目标的能力和机制,强调过程的程序性、计划性和可控性,它既服务于质量技术标准,为质量技术标准在全过程施工中得以贯彻落实提供保证,又管辖和规定质量技术标准的选择、制订和应用,可以说是质量控制中的“软件”。二者互相促进和补充,不可相互取代。
(3)工程质量的控制
要达到工程建设项目的目标,取得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必须对整个工程项目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
①项目的质量过程控制
由于项目是个渐进的过程,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后期的质量控制,进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目标,所以,要强调过程控制。
②工程各个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
工程建设,是通过人工、材料、设备、方法即施工工艺来实现分项工程,进而完成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以致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必须着眼于各个要素、各个分项工程的施工,深入到材料的采购、供应、储存、使用过程中。
③对生产者、各层次管理人员的控制
工程建设是通过各个项目参加单位的参与进行的,质量控制必须重视对人及对人的工作的控制。这是由于项目的参加者是通过工程施工而组织起来的临时施土队伍,各有其不同的经济利益和目标,这都会影响对质量的管理能力和积极性。
(4)工程质量控制的几个影响因素
施工阶段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即所谓的4MIE:人(Men)、材料(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具体而言,尽管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整体上来考虑,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业主提供的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存在严重的失误或项目经理部自行设计的工程图纸存在严重的问题;工程施工程序违背了基本建设的规范程序;违背了工程建设活动客观规律的要求;由于工程地质勘察或地基处理失误,导致采用了错误的基础方案,或者由于地基处理不当,造成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建筑物失稳,导致重大的质量事故;工程施工或管理失控;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或建安制品的使用,导致工程质量事故或留下质量隐患;试车或交付后操作不当;其它方面的问题,如不利自然条件或政策、法律条款等难以预料得到的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
(5)工程质量控制 一个工程项目建设工序成千上万,几乎每一道工序都需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然而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只能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因此,施工前期就应根据合同制订项目的质量总目标,并逐层分解到单位、分部,最终落实到分项工程上,及时进行质量验评。根据施工工序的重要性进行分级质量控制,采用分级控制的办法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置分级质量控制点就是将所有质量控制点按重要程度分别定为A、B、c三级。一般是将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需业主方质量工程师或第三方参加检查的关键工序定为A级,如隐蔽工程、压力试验等;将对工程质量有较大影响,需项目经理部质量工程师检查的工序定为B级,如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