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货(Milkrun)方式起源于英国北部的牧场,是为解决牛奶运输问题而发明的一种运输方式,卡车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路线依次将装满的奶瓶运送到各家门口,待原路返回牛奶场时再将空奶瓶收集回去。之后发展为制造商用同一货运车辆从多个供应商处收取零配件。具体做法是每天在固定的时刻,卡车从制造企业或者配送中心出发,到第一个供应商处装上准备发运的产品,然后按事先设计好的路线到第二家、第三家,以此类推,在预定的窗口时间内完成各供应商的取货,同时按照计划提取空料箱、料架,再次抵达供应商处将其返还。通过最优的路径设计,实现集货的多频次、小批量、定时性。Milkrun的实施有利于提高车辆装载率,使整个供应链更有效地控制库存,也更有利于运费的整体优化。
三、汽车零部件企业成本控制的案例分析
(一)某公司简介
某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拥有二家市级技术中心,具有完整的汽车内、外饰系统、座椅系统、安全系统开发能力,并建立了国家审核通过的汽车内、外饰产品实验室。公司已具有系统设计、模块化供货的能力,主要产品有内饰系统、外饰系统、座椅系统、安全系统及汽车电子等。
公司规模较大,2006年度公司实现销售106亿元,出口额达到2.07亿美元,占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销售额的2.63%(当年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销售4 035亿元),位列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前列,2007年荣获“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称号。
(二)某公司成本控制特色
1.“绿色设计”:原材料成本控制的新视角。
原材料的“绿色设计”包含了无污染、无毒害选择到制造、使用以及废弃后的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的设计,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产品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使设计结果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资源利用、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最小。公司从优化设计入手,按照“材质优、性能稳定、高效节能、低排放、绿色环保”的原则,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工程。设计者不只注重材料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性能,还将环境因素融入到设计中,开创了原材料成本控制的新视角。在选择时主要表现在:首选可再生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尽量选用低能耗、无毒、少污染的材料;同一产品尽量选用较少的材料种类,以便于产品废弃后的有效回收;在加工和使用阶段,原材料应易于加工,加工过程应能耗低、污染少、噪声小,加工后的废料应不污染环境且易于回收利用;产品报废后,材料应符合“可再生循环”、“生物分解”或易于回收利用的要求。
2.重视技术研发,完善激励机制。
公司设立独立的研发中心,配备有650名专业技术人员,能承接4~5个车型的饰件系统设计开发任务,具有工程设计、设计验证、工艺开发和工艺装备规划等主要职能。制定了更为完善的激励机制:(1)坚持以人为本,吸引优秀人才。公司在收入分配上,实施向“研发”岗位倾斜的政策,建立奖励创新机制,发动科技人员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科技创新和QC攻关。公司实行月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措施,月度绩效考核结果与月度奖金直接挂钩,年度考核结果与年终奖励及职位晋升、任免相联系。同时,公司设立内部期权、期股,兼顾年度个人绩效和部门绩效进行配置。(2)用形式多样的培训留住人才。对每年招聘的本科生、硕士、博士,通过配备专家进行专门指导、派到国外学习、与公司聘请的国外专家一起工作、轮岗和挂职锻炼,通过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使年轻员工开阔眼界,积累工作经验。
3.优化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采购管理优化。
公司生产性采购主要包括原材料和外协件。第一步,采购过程中的数量控制。由计划保障部负责定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