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科学和医药研发的学习和工作,从入门开始,已经过去了六年了。这六年中主要获得了三个方面的能力,即本领域的基于进化系统的必备基础知识,目标导向的开放式专业技能,面向现实的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的六年中必需完成另外三个方面的积累,即专业的领域内外的表达宣传能力,体系化的创新思想的突破能力,市场需求敏感的新研产销馈体系的能力。下面仅以公司型研发工作谈几点经验
1. 术业需要积累专攻,难点坚持亲自实干
在中外医药界,普遍存在一个现象,成功的男性成长于日积月累,成功的女性崛起于胆大心细。在医药研发领域就是这样,往往一个项目上边做边学半年后,你就会对这个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在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一个行业有大约十万个知识点和约一百多的专业技能。只要扎杂实实地边做边学,持之以恒持续三年,你就可以掌握这一行业的基础知识点和基本技能,你就有可能成为这个行业最前沿的人,你所看到的机会要远超过没有这方面积累的研究人员。如果你每一周或者每一个月能够有计划地搞懂一个新的问题,那么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的准备中,你就会从同伴中颖脱而出,随着做出一些成绩,你就会逐渐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这时就要寻思如何去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然后以获取更多的机会。赶潮流的多样化经营和学习的拓展战略很容易犯低层次循环的问题。因此,研发人员应把研发当成一个系统的过程来考虑,研发不仅仅是研发本身,而是需要考虑与研发相关的任何可以促进发展的因素,尤其是市场的需求和变化,研发的立题和组织,有序的生产和质量控制,销售现状和客户访问,整个是一体。
在研发和工作中,不要只关注你的目标的进度,更要去了解它的背景,它的作用,它的发展方向,谁对它感兴趣,与这个行业的人员建立起联系,扩大自己在这个领域的知名度,这样从这个领域中,你就可以寻找到很多的机会。你的研究才不至于仅仅是为了应付学位和工资或老板,而会成为你安身立命和将来机遇发展的手段。随着能力的提升和流动的机会,你会负责和涉猎更广的领域和职能,你会拥有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社会的资源,很多时候你所作的更多的是说教和决策,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管理,在医药研发中这种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在医药领域中,不论任何时候,都要关注项目,项目是一个公司,产品,人才的生命,所有的资源是为了项目的进展,作为一个内行的专业项目执行和管理者,一定不能脱离实际的项目本身,否则就会犯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所以你需要尽可能的亲自投入到那变化莫测,前途未卜,艰难坎坷的研发实践实验中去,尤其是那些影响项目进度和成败的关键和难点内容。你不能只是根据他人整理好的数据和上报的实验结论,仅仅做个判断和据此发散。更重要的是你必须深入下去,到过程中去,到条件中去,到第一线去,惟其如此,才有一半的机会可能把握和了解到那纷繁表象下的本真,才有可能褫去人为或自然的华衮,作出合理的判断的决定。
2. 基础广泛查阅立题,过程应变小心证伪
大多数科研人员认为做好研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查阅资料的能力和实验过程中应变的能力。作为一个入门级的研发人员,最主要的任务不是在操作,也不是设计路线,而是在选题。题目要是选得好,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论是在企业还是在科研,都是一样的,选择一个可以长期从事的题目并坚持做下去,通过这个题目向外逐渐衍生到整个行业,是最稳妥也最理想的方式。科学研究的办法一般是证伪而不是证真,即假定所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然后依据这个观点来进行实验证实。证伪的好处在于怀疑,因为无论所得的何种结论,它们都有建立的基础。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是一个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