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耗费或内部单价计算填列,租入机械按计划数量×预计合同单价计算填列。需要说明的是机械的工作定额和消耗定额,只能作参考依据。因为机械的新旧程度,完好程度,机手的操作技术熟练程度,其工作效率和耗费是不一样的,所以作计划时应根据以往的机械完成量和耗费综合分析估算填列,使计划比较接近实际。
其他直接费是指施工场地所耗用的水电费,材料二次搬运费,临时设施费,生产工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工程定位复测费,工程交验费用,场地清理、工程保险费及其他费用项目;
2事中控制阶段
即在实际发生生产费用过程中,即在施工过程中按成本标准控制费用,及时揭示是节约还是浪费,预测今后发展趋向,把可能发生的损失浪费苗头遏制住。并及时把成本升降偏差反应给责任者,以利于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
事中控制是以工程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为对象,结合施工各阶段的不同性质和特点进行有效的控制。成本形成过程包括进入场地,搭建临时工棚、临时场地征用,用电线路架设、便道、便桥修建、铲草除根、路基土石方开挖、桥梁架设、隧道开凿、路面铺筑、交通设施工程制作安装、绿化等全过程。
其中,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对施工工艺流程的确定,应全面衡量,从各方面角度设计几套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佳方案,方案一经确定后,要对全体员工作一个说明和动员,使上下一心,为方案的顺利实施和完成责任目标而拼搏。
在征地、拆迁、复测阶段,施工单位和会计部门对成本的支出是难以有效控制的,如计划编制得合理,一般也不会发生大的差异。其控制重点是在施工过程中,即人、财、物的投入使用期间,其控制的方法有:制定控制目标,建立控制标准。
通常认为,计划是控制的依据,计划可以充当控制标准,其实以计划作为控制依据是不能满足控制要求的,因为计划是粗线条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无法按计划与实际相比较和执行,企业应在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控制手段和控制标准。
(1)制定标准成本及计算。
标准成本分为实际标准成本和理想标准成本。实际标准成本就是完成每一个计量单位需消耗的人、财、物的总和;理想标准成本指在没有任何浪费情况下完成每一个计量单位应该达到的消耗目标。所以在制定标准成本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后制定方案和考核的标准成本;其制定标准成本的方法,如支砌挡墙,每立方需多少人工,多少石料、砂、水泥、水,计算出其标准需要消耗量,再计算出其标准单价。用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求得标准成本,再×工程总量,就可计算出标准总成本,以此类推根据项目所列工程项目;如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等,逐项计算出分工程项目标准成本,用明细表逐项列示,最后算出整个工程的总标准成本后,作为控制的依据。
标准成本是经过细致的调查、分析,根据设计和技术测定而制定的。如一座大桥,从挖基计算出每立方需多少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即得出每立方的标准成本,再以单位标准成本×工程总数量,即得出总量标准成本;再如路面工程中的沥青路面工程中的沥青路面标准成本,举例:如高速公路设计三层。厚度为七、六、五即下面层厚七公分,中面层厚六公分,上面层厚五公分,合计厚十八公分。碎石压实系数=1.306,则每m‘需碎石=0.18m‘×1.3=0.234m,需沥青21公斤。碎石单价每m为45元,沥青单价每公斤为3元,压路机每台班定额费用900元,每台班工作量定额lO00m",人工定额每11"’1‘为0.01。
则人工费:2O元xO.01=0.2元/m‘
材料费:0.18x1.3x45元+21x3元=10.53+63=7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