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控制之下。
3、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4、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项目施工进程中,项目经理部各部门,个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正真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四、施工阶段成本的有效控制
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的最大阶段,是合同的具体化,加强施工控制,就是加强履约行为的管理。如果控制失衡,会使企业经营亏本,该阶段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为:
1、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针对目前工程量清单投价,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业主方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控制。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另外对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不履行的约定义务及时提出及索赔,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2、从管理模式上着手,建立建设监理制
追求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按照监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完美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责任。从工程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的投资控制系统,同时做好月度工程进度款审核,避免投资失控,工程进度款的审核对监理方确定的工程量按约定的计价依据,套用材料单价及费用定额进行核价后支付相应的过程进度款。
3、从技术措施上展开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想方设法在技术上实施项目的有效控制,技术措施是实施项目工程的必要保证,据统计,材料费一般占直接工程费的70%左右。同时,直接费的高低影响到间接费的高低,因此,选用新工艺、新材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工期的有利保证。
4、从经济措施上展开项目成本的控制
严格控制现场费和总部管理费,合理使用由于工程建设一般周期长。如:绿化赔偿费和其他补偿费等,对大宗材料或大型设备按合同要求可直接进行甲供,已达到降低造价的目的,甲供材料必须按照工序及施工进度安排材料计划,尽量降低存储成本;另外,加强甲供工序及施工进度安排材料计划,尽量降低存储成本;另外,加强甲供材料的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及损耗。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量可能的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赢利的目的,就是说工程要干好,企业要增效,必须要围绕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认真分析影响施工成本的主要因素,强调项目在抓质量、抓进度的同时;必须抓好效益,对工程中的人、机、材、费实行“预测预控分析对比”的方法进行管理的控制,使项目施工成本始终处于受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