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在适当的时期,允许设立外商投资建筑企业,外商投资建筑企业一经成立,便有权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工程。这种竞争是国际性的,和国际经济接轨也不是口头的。假如我们不进行计价方式的改革,不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在建筑领域也将无法和国际接轨,和外企也无法进行交流。
因此,一场国家取消定价,把定价权交还给企业和市场,实行量价分离,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造价改革势在必行。其主导原则就是“定额量、市场价、竞争费”,具体改革措施就是在工程施工发、承包过程中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
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的主旨就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工程量计算单位、统一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统一项目编码。在这四统一的前提下,由国家主管职能部门统一编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作为强制性标准,在全国统一实施。我国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现正在送审过程中,估计年内即可发布实施。
清单计价法意义深远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是深化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建设工程市场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规范建设市场秩序的措施之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出台以后,各部门在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过程中,都要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在招标时,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由业主或业主委托有资质的咨询单位,根据规范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出单项工程的工程量清单。施工企业根据清单中每一编码项目中的人、材、机含量以及人、材、机的市场时价,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进行报价。业主根据合理低价的原则以及招标文件的其他要求确定中标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主要看报价。合理低价是在所有的投标人中报价最低,但又不低于成本,这是最理想的报价。
清单计价法的意义之一是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合理节约投资。这主要是指国有投资和国有控股的投资项目,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确定的工程造价,本身就带有合理性,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使投资效益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它增加了招标、投标透明度,更能进一步体现招投标过程中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防止暗箱操作,有利于遏制腐败的产生。另外,它还利于促进企业改制、企业竞争。因为招标的原则是合理低价中标,因此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时就要掌握一个合理的临界点,那就是既要报价最低,又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这就促使企业要不断的改制、不断的进取,在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努力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以在同行业中永远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