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需要企业围绕产品研发规划和质量功能目标,调动所有相关资源参与其中。一个完整的产品研发项目除了有清晰的目标外,资源配置、成本核算、质量管控、周期控制、阶段目标细分、上下层任务的约束与配合、阶段里程碑都必不可少。而且,作为一项跨部门的企业活动,产品研发不仅仅涉及技术部门或研发部门,还要工艺、工装、制造、财务、生产计划等其他职能部门的参与。如何将众多部门的多种资源因素贯穿在产品研发项目中,并形成整体力量呢?
精益研发所建立的企业整体信息化研发平台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金钥匙。实施精益研发的企业可以将围绕产品研发的各种资源和各个部门统一到PERA精益研发平台上进行管理,通过PERA.Portal门户为跨部门产品研发的各个环节提供信息的检索、共享等服务,而贯穿整个研发项目的将是质量总线。质量总线是整个平台的神经网络,连接产品研发项目的各个指标,并将这些指标进行分层细化。质量总线将汇集产品研发各过程、各阶段的质量、性能指标,以直观的形式展现给企业的决策人员、研发执行人员和相关参与人员。质量总线将成为研发项目管理的最佳手段,总体协调精益研发的创新设计、质量设计和协同仿真三大平台,并成为研发资源分配、研发团队管理的关键依据。精益研发模式的创建者安世亚太如此形象地描绘质量总线的作用:每一个总设计师的办公室都会有个大屏幕,大屏幕上会出现产品的质量总线。在这里从指标分解到分析计算,再到控制的监控报警。任何一个人和任何一个指标做了调整和修改,都可以通过质量总线探测到,单个指标对系统的影响将逐一回推到原点,可以适时地观察和适时地报警,采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处理。
3. 提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
无论研发项目的管理和研发质量控制如何巧妙,攻克一些技术难点还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以及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和经验。类似的难题常常会出现在产品研发的概念设计、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样机实验四个阶段。在概念设计和方案设计阶段,技术人员面临的问题是做什么样的产品,并在多重方案中进行选择?在详细设计和样机试验阶段,问题往往就转变成如何实现产品的最优性能、最低成本、最佳可制造性等等一系列综合指标。针对研发不同阶段的面临的不同问题,精益研发能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吗?
在概念设计和方案设计阶段,精益研发的创新设计PERA.Innovation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平台。概念设计和方案设计一向是中国企业的弱项,传统的实物对比、功能分析、形态学矩阵等方法不能带来设计理念的根本改变和提升,最终的产品也在成本、功能、外观等方面表现出各种不足。PERA.Innovation所提倡的CAI(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为提升企业的概念设计和方案设计能力提供了捷径。CAI是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本体论、现代设计方法学、语义处理技术与计算机软件技术融为一体的一门高技术。在最近的七、八年由国外兴起,最近的两三年在国内趋于成熟,CAI的独特作用在于,提供具有突破意义的定性方案和促进原始的技术创新。PERA.Innovation的CAI以TRIZ理论为核心提供了描述思维方式、总结客观规律的方法,同时也提供了积累、固化企业创新知识的平台。
在详细设计和样机试验阶段,精益研发的协同仿真平台PERA.Simulation提供了建立在“数字样机”基础之上的各种专业仿真分析工具和数据协同管理系统。安世亚太是中国范围内最大的仿真分析技术提供商,其在CAE技术领域的多年积累使其已经跨越了单学科、单参数、无组织协同的简单分析验证阶段,步入了以数字样机为基础、面向复杂产品研发,多学科、多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