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缺失。当银行实际利率为负,看跌中国实体经济无疑会使大量资本流出股市,寻找另一个跑赢通胀的投资渠道,楼市似乎依然一个不错的理想投资选择,可以上演最后一次疯狂。
全球经济都在寄期望于中国强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带领世界走出困境,于是不断打压人民币,限制中国出口。但是让人遗憾中国的消费增长依然会在低位徘徊。牵涉到中国两级分化加大这一严重问题:富人集聚了大量财富,而穷人日益穷困没有保障。当政府手握巨大外汇储备,当官商勾结垄断了巨大利益,百姓能得到的已经是杯水车薪。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养老以及涉及衣食住行等等问题都让中国老百姓不敢消费,不能消费。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贪污腐化加重、居民收入降低、社会道德底线缺失,都成为了诱发两级对立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于今年初在北京律师协会发表演讲谈到:从1993年到2006年,群体性事件从8709起到了9万起,2007年、2008年、2009年都超过了9万起。为了促使人们消费,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财政补贴消费措施,压低利率,鼓励贷款消费等都显得治标而不治本,不过是拿未来提前消费。如果没有从根本上调整贫富差距、打破官商勾结利益体系、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开放文化氛围,中国很难走出经济畸形发展怪圈。
现在唯一的出路是化危机为转机,用经济危机的压力倒逼政治体制实质性改革,消除腐败,打破行业垄断,还富于民,开启国内消费市场。然而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息,它还有多少时间来等候驻足不前的人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