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讲理讲到位。
作为上级对下级尤其要忌讳的是“得理不让人”,甚至使尽浑身的解数将自己的下级“驳倒”。要知道下级被上级驳倒了,上级也就输掉了。这是因为在上级对下级的复制中,上级经常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达到对下级的复制目的,下级被复制的同时产生了一种信心,说明复制是成功的,反之则是失败的。在团队中,如果一个下级经常被其上级所“驳倒”,不要多长时间,这个下级轻则失去信心,进而产生抱怨,严重的形成对立,此时的团队也就成了上级个人的独角戏,所谓的团队的管理,也就成了上级的一种企盼和遥远的目标。
团队管理的“情”,说得是真心实意,以诚相待
作为上级,自己能否得到,取决于下级能否得到,下级的损失就是自己的损失;作为下级,上级的成功给自己提供了捷径,上级的挫折给自己提供了借鉴,一个成功的下级离不开一个成功的上级,在直销领域中,这已是一个屡试不爽的事实,正因为如此也才出现了下级对上级的感恩现象。团队中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必然决定了上下级只有以情相处,才能做到自身利益的不断巩固与发展。上级的失“情”,甚至仅仅为了个人能有所得而不惜对下级采用欺骗的做法,都会伤及到下级的“情”,这种伤害犹如地震,会波及到整个团队业绩的下滑,团队业绩的好坏决定着团队的稳定程度,也决定着团队管理的难度,没有业绩的下级往往是最难管理的下级,没有业绩的团队往往是最难管理的团队。
团队中的“情”是一种兴奋剂,它可以让团队中的下级在困难面前充满信心,在失败之时百折不挠。只有充满着这种“情”的下级才会在销售过程中迸发出无限的激情而强烈地感染着无数的客户,从而达到不直接销售产品而达到销售的目的。
团队中的“情”是一种润滑剂,它可以克服直销团队人员因松散而产生的差异,使得上下级最大限度地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奋斗的销售氛围,这种氛围无论对于进入行业的从业人员还是对于客户,既是一种安全又是一种激励。上下级的最基本工作之一就是要创造良好销售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下,人们才会相信和依靠团队的力量,想别人不敢想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忍别人不能忍的事,最终也才能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
团队管理的法、理、情不仅缺一不可,而且三者的顺序也不可颠倒,法在先,理也就有了基础,情才有施展的空间。下级的一些利益上的要求,只要不违反游戏规则,对别人不构成伤害,对下级又有好处的事情都可以商量,并想办法给予解决,这种做法即 “合情”,也“合理”,通常叫做符合“情理”。对于团队来说这个道理不难明白,但是在团队的实际管理中,却经常出现团队的上级在对下级的管理中,以“情”字当头,以“情”作为处理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这样才可以“亲密”关系,搞好团队,这一点对于“妈妈型”的团队尤其如此。但这种做法很容易将下级“宠”坏,甚至导致下级认为自己是在给上级干,其结果不要多长时间,团队中的问题上升,业绩下降,不断的烦恼滚滚而来。此时的上级才突然明白“知法不知恩”的道理,于是也就不再不好意思,决心铁面无私地求助于游戏规则,开始实施“法治”——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但为时已晚。
团队中的人员因为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团队中很容易形成“情投意合”的自然组合,作为团队的上级看不到这一点,进行有效的工作,反而以 “情”字当头,很容易使自己掉进帮派的圈子,形成亲一帮、疏一帮的爱憎分明的立场,甚至发展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地步,为了一帮人的“情”而不怕伤害了另一帮人的“情”,此时此刻,这样的上级如不及时对自己进行调整,那就会体会到什么叫“成亦萧何、败亦萧何”了!
团队管理的“情”字也要求上级对每一位进入团队的下级,根据其自身的进展情况不断调整其相应的位置,团队的管理不可千篇一律,也不能恨铁不成钢。一个团队就像是一场足球运动,有踢球的,也有看球的,没有发狂的球迷,仅靠踢球的球员就构不成“运动”,也不可能把这个世界踢得如火如荼,让整个地球都为止震动。给予团队中每个人以位置,让他们对团队有一种归属感,焕发起每人心底成功的欲望并为之呐喊,也是对这种社会松散组织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力量。
团队管理的“法、理、情”决定着团队的发展规模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