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产品的需求是否存在缺陷;接着从产品的功能出发,寻找功能缺陷,即产品技术风险.此外,还可以从《工程需求说明书》的合格性标准出发,分步检查,查找需求设计缺陷.将功能逐级分解,分析功能以及功能之间的关系和目标产品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找出目标产品在未来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随着产品设计的深入,技术风险识别也由系统向子系统、部件、零件逐级进行.
(2)研发过程的技术风险识别
研发过程可以分解为若干设计阶段——需求设计、概念设计、详细设计、试制、试验验证等,每个阶段又是由不同的研发任务组成,每个研发任务又可细分为各种活动.阶段、任务、活动均为过程元素.
在这些过程元素中,以活动作为风险分析单元.产品研发活动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技术因素.通过对每一活动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技术风险识别,归纳总结研发过程中的每一活动,作为问题清单,由研发人员识别该活动是否存在技术风险.此外,各阶段之间、任务之间、活动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包括顺序、并行、迭代关系.从活动与活动之间的关系中寻找潜在的技术风险因子.
通过对活动内和活动间的技术风险识别,得到技术的风险来源、风险征兆、风险类别和风险场景.
3.1.2技术风险评估
技术风险评估就是将已识别的技术风险,通过一定评估方法计算出风险的大小,并分析风险因素的敏感性(或称影响度),包括产品技术风险评估和研发过程技术风险评估.
3.1.3制订技术风险处理计划
根据技术风险的大小即可确定技术风险的严重性,根据严重性风险排序,即可制订风险处理计划.有些技术风险与其他风险紧密相关或交叉重叠,需要综合分析和处理;有些技术风险还需进一步跟踪研究,待时机成熟再加以控制.在制订风险处理计划时,通过敏感性分析,将敏感性高的风险因素作为控制风险的核心.
3.1.4技术风险跟踪
一般来说,技术风险的不确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小.这是因为技术风险存在的基本原因是由于缺少信息和资料.随着开发过程的进展和时间的推移,有关技术风险的信息和资料越来越详尽,因此,对风险的把握和认识也会变得越来越清晰.通过技术风险跟踪,可以监视技术风险状态.当技术风险超过需控制的标准,即通过系统预警系统(触发器),进入制订风险处理计划阶段.
3.1.5技术风险控制
技术风险控制包括预防风险、减轻风险、转移风险、储备风险和回避风险等.
风险预防是一种主动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防止风险因素出现及减少已存在的风险因素.减轻风险就是通过缓和或预知等手段,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缓解风险带来的不利后果,以减少风险.风险转移不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轻不利后果,而是将风险转移到有能力解决或有能力承受该风险的其他组织.风险转移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向其他组织转移,二是在研发过程的不同阶段(如开发、样品试制等阶段)内转移.接受风险是指有意识地选择风险后果,因为减少风险是要付出代价的.储备风险是指根据项目风险规律,事先制定应急措施和科学高效的项目风险处理方案,一旦项目实际进展情况与计划不同,就采用应急预案.回避风险是指当风险潜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太严重,又无其他策略可用时,主动放弃项目,从而规避风险的一种策略.但问题是可能失去发展或成功的机会。
3.2复杂产品研发技术风险管理过程层次
技术风险管理是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研发过程.技术风险管理过程与产品的研发过程相匹配,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理论上,产品研发过程的任一时间,均需风险管理.但实际应用中,由于风险管理需要相应的资源和投入,必然带来管理成本,所以必须注重风险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