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液晶面板和显示器这些领域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三星就可以轻而易举将其优势延伸到诸如手机、个人电脑MP3等现在和未来的新型数字产品上,通过零部件的改造和比竞争对手更优先的时间,把从市场上了解到的信息转化为一个个可行的产品。比如,三星曾扬言要使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比索尼的薄1毫米,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三星整合了笔记本电脑研发部、光存储研发部、TFT-LCD研发部等部门,笔记本部门解决了设计等问题,光存储部门专门研发了更小的光驱,而TFT-LCD研发部提供了更薄的TFT-LCD,最后,问题便解决了;三星先后推出了世界最轻薄的14英寸迅驰笔记本X10,世界最轻薄的15英寸迅驰笔记本X30。
通过让品牌巨幅增值,又为其一系列稀奇古怪的新产品研发提供了一项价值不菲的保险。根据InterBrand在2004年的全球品牌价值调查,自2000年以来,三星品牌开始发力,从2000年的43位(52亿美元),2001年的42位(64亿美元),2002年的34位(83亿美元), 2003年的25位(108亿美元),到2004年,「Samsung」这7个英文字母,已价值126亿美元,排名全球第21大,在亚洲仅次于日本的Sony。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三星是通过加大研发投资来管控品牌,大量先进的产品提升了品牌价值;而同时,三星又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获取更多的利润,然后再支持研发。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不仅让三星解决了对研发和品牌的管控问题,最重要的是三星集团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所以,三星研发战略的命运,会受到其研发管控能力和结果的影响。管控做的好则皆大欢喜,若做的差强人意则可能事与愿违。我们有理由相信,身为国际一流跨国公司的三星集团应该能做好管控工作,我们对它充满无限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