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新闻

中国白领过劳现象调查

2011/5/9 10:05:29 |  5458次阅读 |  来源:国际先驱报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学证据。”

  困在写字楼的格子间

  虽然潘洁过世已有近二十天,但由潘洁事件引发的人们对过劳死的话题还没有停歇。在现代职场中,“过劳”是一种常态,困扰整个白领群体,类似潘洁的悲剧已经屡见不鲜:

  2003年8月25日晚7时多,时年25岁的戴尔公司员工郑杰,在厦门戴尔公司中国总部加班时因腹部剧痛倒地,随后被确诊为癌症,50多天后不治身故。

  2006年5月底,中兴公司工程师程明,在出差进行重点设备保障工作时不幸去世,年仅32岁。程明的去世被中兴内部同事认为是“过劳死”。

  此外,还有25岁的华为员工胡新宇加班过度猝死、37岁的上海中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民因突发脑血栓去世……

  曾几何时,国人还是以旁观者心态评论着的邻国日本的“过劳死”现象,如今已在我们身边蔓延。“过劳死”不仅仅威胁着在生产线上劳作的普通工人,目前还呈现出向高科技领域、“白领”阶层蔓延之势。

  潘洁事件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很多人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舆论空间里弥漫着无奈、愤慨,更有一种真实的焦虑。 在微博上,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是什么样的工作值得让人献出每天18个小时,卑微地趴在案头,盯着Excel上冰冷的数字,然后不明不白献出自己和家人的希望?”

  在位于北京的某跨国IT公司工作的程序员周明(化名)平时工作强度也很大,有时为了按时把程序交给客户,加班到次日凌晨很平常。他告诉本报记者:“现在自己每天都感到很疲劳,真的感觉像黑砖窑里的童工,不停地干呀干,不同是我们的"砖窑"是写字楼的格子间。”

  据智联招聘调查显示,职场人士中,48.6%表示自己压力很大,72.5%表示工作压力已经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其中近六成怀疑自己有轻微抑郁症状。网友mili2010在外资银行工作,她告诉本报记者,由于工作压力大,晚上会做一些噩梦,梦到从很高的地方掉下来,或者梦到高考、追杀等场景。有一次梦到第二天要交的作业始终没有办法完成,极度崩溃后突然间醒来,发现原来还在上班。

  既然过度加班让白领们如此疲惫,为何还要拼命加班?本报记者遇到的大部分受访者给出的答案是,如今的就业形势很不乐观,找到一份让许多人艳羡的工作已经很不容易,如果连加班都不乐意,万一被开除怎么办?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胡守钧教授向本报记者指出,由于竞争激烈,年轻白领要每天加班才能保住这个饭碗。很多人更是积极主动加班:其原因在于怕在与同事的竞争中处于下风,从而影响自己的事业发展。正像网友们无奈感叹的那样:“如果温饱不愁,哪个傻子会拿着自己的性命去换工资”,“房价飞涨、物价上涨、压力山大、前途未卜,逼着我们拿青春换取面包!”

  同时,一些企业有意无意地采取一些对劳动法的规避手段也造成加班现象严重。

  根据《劳动法》,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企业如果有违这一工时制度,需要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并且每日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并且必须支付加班工资。而现实情况是,一些企业安排给员工过度的工作量,客观造成企业从不或很少安排员工加班、但员工如果不自己加班就没法完成工作任务的状况。

  远离透支生命的职场灰文化

  缓解白领群体普遍的“过劳”现象,一条有效途径在于制度的完善。

  目前我国法定的职业病目录有10大类115种,“过劳死”并不在其中。

  而邻国日本,从1994年就开始对“过劳死”进行法律干预。死者家属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向用人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