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和增长比例 , 都远远高于在其母国的增长数量和增长比例 , 所以 R&D 密集度的提高主要原因就是 R&D 国际化程度的提高。R&D 密集度越高 , 表示跨国公司 R&D 国际化程度越高;反之 , 亦然。
1. 专利保护
所谓专利保护制度 , 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当地创新者 , 所实行的一种排斥模仿者竞争的制度 , 目的是通过给予创新者有限的垄断 ( 包括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 ) 而保护创新。专利保护制度能够减少 R&D 国际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 能够使 R&D 产生的信息 ,在传播和使用中遵循既有的规则和轨道 , 让 R&D 投资主体得到其应有的回报 , 使其他市场主体通过制度允许的形式 , 使用该新信息并支付相应的代价。
跨国 R&D 投资者目的是获得超额经济利润 , 而产品的定价能力取决于 R&D 投资者的垄断能力 , 垄断能力越强 , 其获得的超额经济利润就越高;然而 , 只有在专利保护制度完善的环境下 , 才可能取得超强的垄断能力。
Ginarte 和 Park 1997 年曾经使用专利权保护系数 (patent rights protection index, 简称 PRP) 和 R&D 密集度这两个指标 , 对专利保护和 R&D 国际化之间的关系 , 进行了定量分析。
在确定 PRP 时 , 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专利保护制度的覆盖范围;参与国际专利保护协定 的程度;惩罚机制;专利保护制度的持久性 , 通过对上述因素进行加权评估和汇总 ,得出 PRP( 取值范围为 0 到 5, 数值越大表示专利保护制度越完善 )。R&D 密集度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8 年的数据。
我们将表中的国家分为三类:1 到 5 号 为第一类 , 代表具有完善专利保护制度的国家;6 到 10 号为第二类 , 代表初步建立专利保护制度的国家;11 到 15 号为第三类 ,代表专利保护制度不完善的国家 ,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 专利保护制度完善的国家 , 其 R&D 密集度也非常高 , 平均达到 2.6% ,专利保护制度不完善的国家 , 其 R&D 密集度也非常低 , 平均只有 0.4% , 所以专利保护和 R&D 投资之间是正相关关系。
2. 经济开放
我们假定:国际之间的人员流动 , 对知识集合的边际生产率 , 有正的影响作用;知识集合的边际生产率 , 对 R&D 投资有正的影响作用;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 , 这样一个政策变量 , 对于国内生产者获得国际知识非常重要。所以 ,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开放 , 该国知识集合的边际生产率就越大 , 新的 R&D 投资欲望就越强烈。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范围内知识的创新分享和使用 , 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主旋律。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 一个国家的生产率和竞争力 , 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 R&D, 而且取决于其竞争对手的 R&D 。
为度量国家经济开放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Sachs 和 Warner 在 1995 年提出了一系列指数 , 如平均关税水平、关税配额范围、出口市场边界和黑市外汇升水 (black market exchange rate premium, 简称 BMP) 等。在本文中 , 我们采用 BMP 作为度量经济开放程度的变量指标 , 以探求其和 R&D 投资国际化之间的关系。
BMP 是一种外汇市场管制的衡量指标。BMP 越高 , 说明对进口者的管制越严格 , 进口者就越难买到其非常需要的国外先进技术产品 , 一国和别国之间就越封闭。
分析结果我们发现 , 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 , 其 R&D 密集度也非常高 , 平均达到 2.6% , 经济开放程度不高的国家 , 其 R&D 密集度也非常低 , 平均只有 0.8% ,所以经济开放程度和 R&D 国际化投资之间也是正相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