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很大变动的情况下,陶慧然在工作前三年所做的工作内容,也绝对和后四年所做的不完全一样。
后来在猎头顾问的建议下,她划分出工作职责变动相对应的时间段,挨个描述自己所担任的角色,简历上依然呈现出一条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
另一些情况是,你有一个非正式的头衔,可能并不能表示你在公司所处的地位,但却比其它任何头衔都更清晰地描述出你的工作内容。
例如赛百味的店员被称为“三明治艺术家”,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则为一位年轻的咨询顾问安上“喜剧部长”的头衔,因为他的工作之一就是为大型客户会议制作视频和报告,好让公司枯燥无味的工作内容理解起来更容易一些。
这样的头衔更多是保留着打趣的意味。其实不管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头衔,如果内心真正喜爱并认为这项工作的确重要,它会让你获得对自身来说有价值的提升,那么以何种名称向他人描述这份工作,相比之下就不那么重要了。
韦玮 IBM组织及人力资源转型高级顾问
C=CBNweekly W=韦玮
C:如果员工头衔在公司内部差异不大,说明公司进行扁平化管理?
W:扁平化还是层级化,其实是企业根据内部管控需要而做出选择,在组织管理上,首先并没有哪种更高级或更成熟一说,其次,两者的实现方式都可以分为知识管理和流程管理。
对于一些规模庞大,事业部门数量多,业务区域广泛的公司来说,扁平化管理是一种必然,不然在事项决策上就会面临很复杂的流程。但从决策角度实施扁平化管理,并不意味着内部管控的层级也相应变得简单。
通常,大型企业都有特定的内部岗位层级/序列层级/管理层级,类似于采用相互之间区别不大的工程师/顾问头衔只是一种表面的简化。
头衔没有差异并不代表在内部序列上也处在同一级别,并且,企业的支持性资源一定是向更高级的人员所倾斜的。
C:当公司给予一个比起实际职位“虚高”的头衔时,公司人该如何对待?
W:首先,从公司获得一个被提高的头衔,公司人不妨将之视作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这表示公司承认了自己的成长;同时,更高的头衔一定意味着所需承担的职责更多,这同样也就代表公司人能够接触到的机会也更多。
其次,公司人要注意区分出虚高的头衔所带来的真正利益,如果只是单纯的工作量加大,而没有获得更多资源支持,这样被提高的头衔含金量就相对不大。
C:遇到其他人不了解自己的头衔时,公司人可以如何去做恰当的解释?
W:在头衔问题上,公司应该给予员工一定的自主权,比如商务名片上的头衔等,可以让员工有一定程度的灵活选择。
而公司人在面对不了解自己头衔实际情况的客户或非同行时,不妨简单描述公司的内部级别设置,并告知自己在这个序列级别的相对位置。
如果需要详细解释,可以从自己的工作职责上进行描述,例如从事管理工作的公司人可以从团队规模、年度目标上描述自己的权限,从事销售的话,则可以介绍所覆盖的销售地域以及销售额的级别,让对方有一个相对概念。
C:如果想要利用那些非正式的头衔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带来帮助,公司人要注意什么问题?
W:例如xx活动策划、xx项目Team Leader等一些正式额外头衔,可能只能表明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所参与的某一些事务,在这些事项上,头衔通常只是虚的,并不一定与你的具体角色和职责(Role & Responsibility)完全相匹配。
在将这些额外的头衔作为职业生涯中的一段经历进行描述时,公司人不妨将注意力放在如何证明自己所承担的具体工作与达到的实际工作成果上,这两个要素通常也是别人用来检测你的头衔含金量时所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