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招
企业可找专业人士提前规划
孙洋建议,企业在发放年终奖时,需要合理安排好金额,尽量避开那些“临界点”数额。除了计算员工税前收入外,还要计算税后的收入,防止出现“不升反降”的情况。企业如果想规避这方面的问题,最好找一个税务师事务所提前进行相关安排。
不过,即使白领发现自己的年终奖正好进了“盲区”,想要重新调整年终奖,还是存在一定操作上的难度。据孙洋介绍,目前我国的个税是由企业代扣代缴,一般员工工薪也是按照薪酬制度来结算的。企业财务人员往往没有时间去一一核算员工的年终奖是否处于“盲区”。一般来说,如果是规模较小的公司,可以通过协商等方式将年终奖避过“盲区”。但不少大公司的薪酬制度比较严格,员工的薪酬发放无法临时变更,如果员工个人想调整,可行性不是很大,只能“认栽”了。不过如果是企业中高层,这一问题则比较好解决:中高层收入结构较为多样化,企业财务可以通过规划,调整好年终奖金额。
“陷阱”怎么躲?
拆开奖金或调整工资奖金配比
分拆后填到工资少的月份
何芸(化名,北京某文化公司会计,从业超过十年):
我们发半年奖的时候偶尔会有,一般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也都是领导了,我们就跟他打个招呼,然后看一下他哪几个月工资比较少,就拆成四五个月的,填进去。这个操作肯定会增加我们的工作量,但这个办法也不是都管用,如果年终奖有那么高的单位,平时工资可能也不少,如果这么操作的话,反而可能扣的税更多。
调整工资和奖金配比
马靖昊(财税专家):
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财务人员可对企业的整体薪酬做一个纳税筹划,计算一下工资和奖金的分配比例。比如,如果一个员工的名义工资是10000元,加五险一金的话,企业的用工成本是14410元,但扣完个税和五险一金之后,员工实际拿到手的现金只有7454元。所以在考虑个税缴纳问题的时候,单纯考虑年终奖,不如把整体薪酬情况综合筹划。
“陷阱”如何填?
按年计税,按次预交,多退少补
张广通(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
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改变个人所得税的收取方式,改成“按年计税,按次预交,多退少补”的形式。“按年计税”就是个人所得税要根据你这个人的年收入来计算,年终奖和工资都是你的收入,一年一统计,就不会出现分开计算的问题。
但如果每年只收一次税,工作量就会很集中,这样也不利于纳税的均衡性,所以可按月预缴一定的费用,还是由单位来代收代缴。
这个预交费用因人而异,可以通过你上一年的个人所得税算出一个数来,例如你去年每月平均下来要缴纳2000元的个人所得税,那么下一个年度,每月就先预缴2000元;到了年底汇算清缴,每个人都要申报一年的收入,再计算出你应该缴纳的所得税额,然后多退少补。这样的所得税制度,才应该是未来税制改革的方向。
声音
@灵落FalingSoul:咋发钱是个技术活。
@瞬间浮华:看到这些年终奖,俺躲角落擦汗去。
@来自亿万纪元外的蘑菇:我的年终奖都不用纳税,我好想纳税啊。
@jlijames:虽与己无关,也没有仔细研究。大致看了下,问题主要出在年终奖不是“分段计税”。若果真如此,这税制设计得真丢人。
@那一瞥的凌乱:不知你用不用得着,反正我用不着。
@XU_Stephen:你处于临界区域内,和财务搞好关系,让财务帮你捐点!当然前提是知道你得到多少!
@青铜剩斗士:年终有风险,发奖需谨慎。
相关
下月若14天全加班
加班费最少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