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能力是一样的,你的能力有多大,你的部门的工作效率就是多大。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永远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因为员工不具备很强的独立工作能力,也就不能做出较大的贡献。当好教练是职业经理至关重要的角色之一。
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
职业经理在本部门游戏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员工对公司的某些规章制度感到不满意,如果职业经理也有这样的感觉,他也不能在员工面前表露出来,而是通过正常的渠道向公司提出建议。当员工在私下议论公司的规章制度时,职业经理要告诉他们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或者告诉他们要通过正常的渠道向公司的高层反映。
假如职业经理当着下属的面发牢骚,评论公司的规章制度如何如何不合理,就会导致员工不遵守规章制度,或者对公司的规章制度指手划脚或私下议论。
在现实中,存在类似这样的破坏公司游戏规则的事情。例如,员工用公司的电话聊私事,职业经理假装没看见,甚至他自己本身也可能有类似的行为。这种情况就属于不维护公司规章制度的现象,由于职业经理起的是带头的作用,如果你首先破坏了规则,你的下属就会持有错误的认识,带着这种错误去执行任务,必然会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
规章制度只是一种规定,是否见效的关键就在于执行,职业经理与基层的管理人员及普通员工的关系最为密切,对于公司的规章制度的维护起着极大的作用。
绩效伙伴
绩效伙伴的概念,是现代国际企业中非常流行的一个概念。可以说,职业经理是下属的绩效伙伴,双方通过共同的努力,实现下属的工作目标,进而实现职业经理的目标,最终实现公司的目标。
职业经理不能感到高高在上,向下属分配完工作等着要结果,或者在下属做得不好时就训斥一顿。你与下属之间是绩效伙伴的关系。
绩效伙伴的涵义是:
(1)绩效共同体。你的绩效依赖于他们,他们的绩效依赖于你。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2)双方平等。既然是伙伴,就是一种平等的、协商的关系,而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发号施令的关系。通过平等对话指导和帮助下属,而不是通过指责、批评帮助下属。
(3)从下属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考虑下属面临的挑战,及时帮助下属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提升能力。
因此,作为绩效伙伴,必须经常对员工进行绩效面谈,面谈时遵循best原则和汉堡原理,强化对员工的绩效辅导和技能提升,绩效管理最终目的是提高公司和员工的整体业绩,也是改善流程管理的过程,同时完善、良好的流程管理体系会促进绩效管理。
职业经理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个人影响力,就是要明白自己的角色认知和角色转换,时刻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发挥好自己的最佳角色,按照经理人职业化的MKASH原则((动机(Motivation)、知识(Knowledge)、行动(Action)、技能(Skill)、习惯(Habit))),不断检点自己的不足,努力修炼自己的情商和逆商,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就可以在职场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轻松自信,收发自如,快速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