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PC产业的大环境。无论是夕阳行业还是后PC时代的说法,有一点基本上是认同的,就是这个行业的发展已经缓慢,而且利润超级淡薄。
IDC最新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PC销量增长缓慢,并且首次出现了季度销量同比下降的情况。而在中国市场,PC的竞争更加激烈,并且呈现寡头竞争的趋势。以联想、宏碁、华硕、惠普和戴尔为代表的传统五强占据了过半市场份额,二三线品牌如神舟电脑的生存状况堪忧。
除了销量,PC业的利润是最被从业者诟病的因素。如柳传志曾表示,卖一台PC就赚一把大葱的钱。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联想在国内有采购优势和成本优势,并且因为品牌效应的原因可以保证一定的利润。但神舟,似乎并不具备和联想相同的优势。
证监会在2011年否决神舟电脑上市时,发出了类似的质疑。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认为,神舟电脑上市存在三大隐患,一是公司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存在明显差异;二是未能合理解释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但毛利率逐年上升现象;三是公司2010年营收增长主要来自电脑零配件销售,可能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仅仅一年,神舟电脑就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合理的“整治”,并交出了一份让证监会“满意的答卷”。神舟电脑历年招股书显示:神舟电脑2009年、2010年净利润合计为4.86亿元,而同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合计仅为24万元。2011年的净利润约为2.97亿元,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则为2.4亿元。
神舟电脑的报表完美的回应了证监会的质疑。而面对“业绩造假美化”的质疑,神舟电脑称,神舟电脑2009年出于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加大了原材料等采购力度,存货大量增加所致。
此外,招股书的其他数据还有:存货周转率从2010年的3.66次提升至4.50次,连续三年毛利率为15.22%、15.81%和15.55%,连续三年净利润为5.29%、5.54%和5.21%。比较有意思的对比数据是,2011年联想电脑的存货周转率高达18.91次,但神舟的综合毛利率比联想电脑高出了3.59个百分点。
对于来自业界的各种质疑,神舟电脑自始至终没有给出解释。
神舟电脑的明天在哪里?学联想还是走七喜老路?
上市以后的神舟电脑将何去何从?孙定分析认为,神舟电脑的规模和汉王差不多,但是,汉王有核心技术,神舟电脑没有,仅有点渠道积累,因此,神舟电脑的前景并不明朗。
虽然神舟电脑的未来前景并不明朗,但从目前神舟电脑的操盘手法来看,神舟电脑有点像联想,在销售体系以及公司战略运营方面。
首先,从销售体系来看,PC厂商通常有2种销售模式,一是总代制,代表公司是惠普和Acer,这类公司对渠道的把控能力相对较弱;另一种类似于自建渠道,其代表企业就是联想、神舟以及合并前的方正科技。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神舟电脑的销售体系比联想更细。联想更多的是区域代理制,而神舟电脑的操盘手法是城市代理制。因此,在三四线城市,神舟电脑的渠道渗透能力特别强。
另外,从公司布局层面来看,神舟电脑和联想也有相似之处,走了一条与Acer截然不同的道路。很多公司热衷于将不赚钱的业务外包,其典型的企业代表就是Acer,但是,联想反其道行之,在全国各地设厂,比如在安徽和仁宝合作,在成都和武汉设厂,通过这些举措来降低成本,虽然上述领域已经进入了低利润行业。
神舟电脑也在加强向上下游渗透。神舟电脑IPO文件显示,神舟电脑此次拟发行8200万股,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14.99亿元的昆山笔记本电脑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项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联想在全国各地投资设厂的同时,其原有的生产线也得到了保留。比如联想在武汉为MIDH部门寻址设厂,但其在厦门的手机工厂仍然照常运转。但神舟并不是这样,一方面神舟电脑的工厂撤并,另一边却在不断募集资金扩建生产线。有媒体消息称,神舟电脑深圳总部主要负责电脑整机生产的四个工厂,其中有两个遭遇撤销和停工——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的“创新厂”已经被撤;主要负责海外订单的“保税厂”几近停产。
除此之外,一向“高举高打”的联想集团和“价格屠夫”神舟电脑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业内人士称,如果神舟电脑向联想学习,坚守住主业不放,那么,至少存活下去不成问题。如果,上市的目的只是为了圈钱,那么,有可能像当年的七喜电脑一样,在占据了南方PC业半壁江山后,因为“不务主业”而最终惨败,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