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来了线上,我们就有机会,现在还有很多用户根本不在线上。”资本那堵墙京东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一个词:烧钱。每几年,京东就会面对一堵融资墙,越过去了,就是新一轮的扩张,越不过去,则是死亡。创立8年,至今仍未盈利,拿钱,刘强东只有两条路可选,IPO或者启动第四轮融资。
从2007年第一轮融资开始,京东的融资总额约96亿元。而据安信证券的测算,京东自成立以来亏损近20亿元,加上物流中心、办公等固定资产投资约20亿元,及其拿地准备自建七个物流基地支付土地价款约7亿元,还有存货估计20亿元,目前京东商城的自由现金流或在30亿元左右。
而今年6月份,有关京东推迟IPO的传闻已在业内传得沸沸扬扬。因此,有观点称,刘强东打这一仗的真正意图在于带动第四轮融资。
在“8·15价格战”中,刘强东曾在微博上秀了一把自己背后的资本实力,称,股东们表示除了钱什么都没有。
但是,资本不是慈善家,“失之公司,收之股民”是资本们的如意算盘。上市仍是悬在刘强东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如果没有IPO,京东只有不断地融资,才能扩大市场份额,而扩大市场份额,又需要更多资金的支持;原有的投资人,想要自己最初的投资能有所回报,会不断促进这个循环,帮助京东赢得新的投资。正像业内评价:这已经变成了一个相互绑架的过程。
问题是:下一个投资者是谁?
事有蹊跷。8月19日,刘强东删掉了与资本有关的所有微博。与此同时,一条消息开始流传:“京东一家大投资人已退出”。赌博继续8·15价格战,国家发改委认定存在价格欺诈的不止京东一家,苏宁、国美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但相比这两家公司的老板,刘强东遭受的抨击尤为猛烈。这可能与刘强东的行事作风有着莫大关系。
刘强东,陌生人眼中,他外表憨厚,略显木讷;媒体视野中,他霸气外露,故弄玄虚,多少有些张牙舞爪;但熟知他的人都知道,这只是一种表象,他行事不墨守成规,敢赌,有魄力。
一张西红柿照片,网友称其爱作秀;一个“打苏宁指挥部”,人们说他太狂妄……面对外界诸多争议,刘强东神情淡定,“争议,我从不care;输赢,我从不在乎!”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刘强东的坚持就是做自己。“我是非常简单的人,京东也是,想得复杂了那都是误解。”
现在,京东被诟病的是它还没有盈利;刘强东被质疑的是他爱现会演,忽悠消费者。后续如何,大家仍在赌。
赌,在互联网领域并不新鲜。只不过,刘强东的赌本是自己的起家资本2000万,是他在中关村5年所赚的全部家当。
语录
我为什么要打苏宁大家电?因为苏宁大家电毛利率高达25%,也就是你去苏宁店里购买一台5000元左右的冰箱,苏宁要赚你1250元!而京东只加150元就可以卖!只有大家电才有足够的价格战空间,其它品类即使便宜也就几元钱的事,没意思!要打就几百几百元的降!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一个卖家90%的销量都来自淘宝,你的面前总会站着一个马大爷;如果在京东,淘宝各占一半,你在马云和刘强东面前永远是大爷!话很糙,理不糙。
刘强东眼中的京东三道坎
每个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基本上会遇到三道坎。我现在是在为第三道坎战斗。
第一道坎是2007年,我们拿到第一轮融资,有一点小小的名气,于是所有的巨头都进来,当时巨头是当当,花了500万买了一个公司开始进入这个领域。我们怎么解决?除了正常的经营之外,我们就不断地在物流方面投资,我们尝试过夜间送货,尝试过自提和小区合作,尝试和高校、大学生进行合作,我们推出一个又一个创新的举措,让竞争者永远在后面抄袭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