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少差旅成本、提高时间效率,我建议举行在线季度会议。”
12、“你不这样认为吗?”或者“好不好?”
这两句话普遍被认为是一种“风险对冲”——通过使用过分谨慎或不做承诺的语句来寻求首肯,普莱斯如是表示。“如果你真的想要寻求肯定,这些话可能是适用的。然而,如果你的目标是传达一种自信的、有掌控力的信息,并劝服他人按照你的方式行事,那么你就不应该采取对冲方式,而是要令自己的语言或建议充满确定性。”
想象一下,一位投资银行家说,“这是一种投资你的资金的不错方法,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如果你同意,那我继续往下说了。”而事实上,你可能更想听到这样的话,“这一策略是非常明智的投资,能投提供长期受益。如果你同意,我会在今天下午5点前把钱汇过来。”
13、“我现在没时间关心这事”或是“我太忙了”
“即便这是事实,也没人想要那种自己比某件事或某个人不重要的感觉。”普莱斯说道。为培养积极的关系、传递共鸣情绪,请这样说:“我很乐意在早晨的会议结束后和你讨论一下。下午1点我到你办公室来怎么样?”
可能很难从你的日常对话中将这些话完全去除,但诀窍在于,要意识到你自己正在使用怎样的语言。“就像坏习惯一样,我们都没意识到自己正在说那些对职业生涯无益的话。”普莱斯说道。
以下是有助于建立自我感知并从谈话中去除上述语句的方法:
把自己说的话录下来。普莱斯建议,当你打商务电话时,把这通电话录下来。“事后(下班路上)仔细听听录音。你是否使用了上面列举的任一句子,或是任何可能起到限制效果或产生负面影响的话语?将你所使用的语句写下来,做好标记,然后在旁边写上更能以积极方式表达你观点的语言。”将这张单子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电话或电脑显示器旁边,然后每天读一读。
寻求朋友帮助。当你开会时(可能没办法进行录音),让一个信得过的同事仔细听你讲话。“让他们记录下任何他们认为是负面的、可能限制职业发展的语句、行为或态度,”普莱斯说,“请他们吃饭,检视自我,让同事告诉你他们接收到了什么讯息。”
别人说话时仔细聆听寻找上述语句。当你在别人说话是发现这些语句多有危害时,它就会向你的大脑发送强有力的信息,以强化你的自我意识。普莱斯说,你应该问自己,“他应该怎样用另一种方式表达这个意思?”或者是,“怎样换种说法能让他更为积极地传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