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了收购的方法,一方面能够在整体上市背景下给资本市场说一个好故事,另一方面也能够给自身注入一些创新活力。
在这一步走完后,阿里巴巴对于百度的依赖程度将更加低,因为移动终端的特性决定了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将多样化,而地图、微博都可以成为用户的入口。在面对的电子商务竞争对手越来越强大的背景下,阿里巴巴通过建立移动端的流量体系,降低竞争对手的影响,又通过扩大在移动端的产品体系,建立更好的商业变现机制。
强大的腾讯
腾讯是百度一个更加可怕的对手,在收购搜狗后腾讯的市值达到了1000亿之多。腾讯的收入来源十分多样化,广告、游戏以及移动增值业务都是腾讯的收入来源。相比较之下,百度的收入结构并不平衡,不平衡不要紧,问题是在互联网流量越来越倾向于移动端的情况下,百度拿手的PC端搜索面临很大的问题。这种情况下百度就像是一个擅长一种武功的高手,到了一群不按常理出牌的竞争对手面前。腾讯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杀器”就是微信,而腾讯的投资部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也是收获累累,而且继承了腾讯收入来源多样化的风格,投资范围十分广阔。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腾讯将以游戏为重点继续扩大投资范围。
腾讯在移动端布局很早,由于腾讯的社交基因天生和移动互联网就有结合,早在智能手机还没有成为主流时,腾讯的手机QQ就在不断升级了,这使得消费者对于腾讯的应用,天然接受度高,并且腾讯通过QQ短信和增值业务赚了不少钱。但是这还只是初级阶段,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升级,腾讯正在QQ上积累很多的应用,随着微信的出现,腾讯在移动互联网的重点转向了微信方面。
未来可以预计的是,微信仍然将是腾讯的重点,但不会是唯一的重点,随着微信的支付功能上线和对公共账号低调化处理,腾讯希望微信不是成为微博一样的言论平台或者纯粹的社交工具,而是一个能够借助社交完成电子商务大计的窗口。由于中国在服务业互联网化以及三四线城市广阔的互联网市场空间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机会,微信可能会将重点放在电子商务这方面。总之,腾讯必然是希望微信不要承载太多的功能。腾讯还在媒体、电子阅读、游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可以预见腾讯会在这些方面推出自己的产品,但是不一定是放在微信或者手机QQ平台上。在这些方面百度和腾讯不存在太多的冲突。但是,这是否也意味着百度失去了移动互联网很大的一块潜在市场?
最诡异的竞争对手360
360是互联网江湖中最为诡异的竞争对手。红衣教主周鸿的实力,让每个竞争对手对他都抱有复杂的情绪。而360最擅长的竞争战略,也就是周鸿的柔道战略,其实是通过免费方式自损八百损敌一千,然后再通过消费者所没有关注到的地方汇聚小收入为大收入。所以360虽然没有搜索、电子商务等高光业务,但是通过安全这个平台,活得也非常不错。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360进入了百度忌惮的搜索领域,并且尝试通过路由器等手段占据互联网入口,让消费者直接进入360搜素。这使得百度不得不马上推出一系列硬件产品予以回应。可见360的厉害。
360的劣势非常明显,那就是现金流有限,只能省着花,所以从来没有进行过大的投资,下定决心投资搜狗还被腾讯搅黄了。360的优势在于虽然小,但是深谙中国商业竞争之道。虽然各大互联网巨头都忌惮360,多次提出合围360,但在商言商,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想法,使得360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力量在几家巨头间纵横捭阖。而360的资金状况,使得它主要是围绕移动互联网设计了一系列的应用,并且通过手机助手在移动端占据了话语权地位。在目前应用是移动互联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