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订单约35万单。两个月后,嘀嘀打车用户增长了2倍,拓展了近百个城市的服务,日订单实现了约50倍的增长,其中使用微信支付的日订单占比约为86%,而从微信入口进入和直接从嘀嘀A PP入口进入的比例为1:2.
快的方面,截止到2月28日,日订单量为1200万,比活动前增长了20多倍,覆盖全国153个城市,注册用户6750万。
巨头的支持,带来了发放高额补贴的可能性,而补贴最终成为了普及打车软件的一个重要催化剂。“2013年底,我们定下的目标是希望2014年增长至少10倍,后来这个目标一个半月就完成了。”李敏表示。
而在张博看来,腾讯的加入为嘀嘀的发展带来了两个战略意义,一是微信作为互联网领域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带来的订单已经远远超过所有其他合作方比如百度地图、携程等带来的订单。其次,微信支付让打车形成一种闭环,以前司机接单后我们缺少介入,现在从乘客叫车,到司机接单,然后支付、评价,这个流程我们全程参与。
但高额补贴终究不是行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借着老人打车难的由头,马云在来往中留下了一句:“打车软件的朋友们,你们还想打多久啊?建议你们坐下来喝杯茶,商量一下,下一步如何干得更智慧点。”
2014年3月,快的打车联合支付宝钱包发出“致用户的一封信”,宣布降低补贴标准,随后嘀嘀跟进,补贴大战急转直下。
5G创始人洪波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对腾讯以及阿里来说,推广移动支付的目的已经基本达成,因而必然会逐渐减少补贴。然而,腾讯以及阿里两家巨头扩张的步伐却并不会停下,在打车软件之外的其他移动支付领域,他们还需要通过更多的体外循环来拓展O 2O的生态圈。这也意味着,站队仍然会发生。
小巨头也要站队
业内普遍认为,由阿里和腾讯牵头的互联网第二次世界大战会在2014年爆发,更多的异动、冲突、领地之争将会上演。这其中,打车软件只是一个微小的缩影。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促使行业变化的步伐越来越急促,企业和创始人必须跑得更快才能生存。作为快的的天使投资人,阿米巴基金合伙人李治国回忆称:“快的的创始团队,一年都没有睡过好觉,不停地打仗,不停地融资,一年前只有几十万的订单,一年后日订单就变成了一千万。O 2O发展得那么快,如今的创业公司不再像10年前的大众点评那样可以慢慢地积累能量。”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势头越来越明显。《商业价值》主编张鹏认为,那就是在中国互联网业内的创业公司想要“不站队”,保持独立发展,将会越来越艰难,巨头通过注入自身资源而不仅仅是资金,将会迅速影响创业公司在某个领域的竞争环境和前景。
这一种趋势,甚至蔓延至大众点评网、高德(20.8, -0.01, -0.05%)这种小巨头级别的公司。
一直坚持独身主义的大众点评网,在今年2月进入了腾讯版图。大众点评C E O张涛宣布,腾讯投资入股大众点评,占股20%,大众点评的生活服务信息和线下商户资源将和Q Q、微信等进行深度整合。
“要想和传统互联网大佬竞争,你必须做大佬不愿意或者不擅长做的脏活累活,才能保有一地。”这是大众点评网CEO张涛在接受采访时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是大众点评证明自己价值的一种方式:BA T (百度、阿里、腾讯)做不了。
事实上,即使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大众点评网也已经顺利晋级亿级用户的A P P序列。但在巨型A P P微信出现后,在5.0版本“横扫一切”的势头下,几乎人人都担心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