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提起门户网站,不是bat,而是新浪、网易、搜狐。
我有一个师弟,也是我们校会主席,在众多offer的利诱下,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腾讯。虽然当时腾讯地位没有现在这么垄断,但是他去了,大概三四年的时间,就成长成为骨干,并且一干就是7年。
我说这个是神马意思呢?我是想说,最大、绝大的公司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第一考虑的是最具成长力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有机会。
大家一定会说,你又神棍了,我怎么知道这个公司未来会怎样啊?
给大家两个方法,一个是看过往的年度业绩发展情况(百度公司名加营业额即可)。若是这个公司前年100亿、去年130亿、今年计划200亿的业务规模,这就说明它在稳健的增长,亦不冒进。
第二个方法也很重要,关注企业治理,在网上可以搜“最佳治理+公司名”这样的关键词,这种奖项往往意味着公司的规范。虽然这种奖项多且杂,需要一些个人对评奖机构的鉴定能力,但是你知道,像“脑白金”这样的企业,一定不会跟最佳治理沾边的。
综上,首先是具有潜力且有一定规模的品牌公司(如我师弟7年前选腾讯),再次是治理优秀的大公司,除非你怀揣一颗5年之内创业的心(前提是你有足够的家底吃饱饭),否则请慎重对待创业型公司。若想创业,等你15年后在腾讯做到管理层,那个时候风投会更青睐你。
下面是开复老师就此问题的回答:
对于一个计算机系学生来说,实习的主要目的有三:
1、学习更多的实际操作经验(有别于学校的纸上谈兵),
2、理解实习公司和行业,大四选择工作时能够做出更合适的抉择,
3、增加自己进入该公司的概率(因为大部分公司都会把实习生当作最佳招聘对象)。
如果毕业后,你考虑参加创业公司也考虑加入大公司,那么读书时,一个暑期到大公司,一个暑期到创业公司,会帮助你理解两者,让你做出更informed choice。
如果你认为创业(主导或参与)是你未来必然之路,那你一定要至少一个暑期去创业公司实习。
如果你对参与或主导创业没有兴趣,那就比较没有必要到小公司实习。
大小公司实习的优点:
大公司:可以观察、学习企业文化、运营流程;可能有比较多的培训项目;往往会指派一个mentor来帮助你;有很多其他的实习生可以成为朋友。
小公司:公司以执行为目标,可以担当多种职务,较完整地理解如何解决一个问题。小公司步伐较快,没有太细的职能划分,有更多的自由度,比较少官僚会议等。
希望处于抉择期的应届毕业生,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