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互联网发展的程度很高,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那么问题来了,竞品已有的功能如何判断做OR不做?盲目的跟风?还是用户需求?看看下面大家总结出来的几点:
1.功能定义:常规功能肯定做,核心功能力求差异化。
2.看自己产品的定位和属性,盲目跟风很容易造成产品功能冗余。
3.判断标准是什么样的?市场反应情况or用户使用情况。
(1)在资源没有闲置的情况下,如果用户不买单的东西,通常都是不做的。
(2)战略需要,那么咬紧牙都要做。
4.分析用户不买单的原因,从而得知用户的真实需求。
5.产品能否成功是市场、模式、运营的综合因素,功能是实现目标的载体。
五、如果上线的新功能市场反应不好,如何处理?
1.新功能市场反应为什么不好?
(1)用户没有此功能的需求(前期市场调研没搞好,和预期结果不一样)直接砍掉。
(2)产品的用户体验没做好(用户觉得不好用,尝鲜的人很多,但是粘性不行,跳出率特别高)
2.如果数据还不错,不少用户买单;并且从产品和运营的角度来分析这个功能还值得深挖,那就考虑快速迭代,继续验证,试错。
扩展:关于砍掉功能,大家所分享的经验。
1.评估用户量
(1)没用户的功能,直接砍掉;如影响不大,提前发个公告,给用户提供数据备份方法,然后顺利砍掉。
(2)评估完后发现用户量大,但不赚钱,在公司和老板都不看好,又不能一次砍掉的情况下;只能采取逐步弱化的形式(从入口的优先级开始调整)慢慢的过度,让用户心里有预期,最后平滑过渡。
2.评估市场前景
(1)没有市场前景,那么可能立马砍掉。
(2)发现这个功能未来肯定能做起来,只是现在用户暂时还不能很好接受,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金去培养用户习惯(例如打车APP),那么可能会继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