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圈,好友点击链接后即可匿名对你评价。这个应用在微信朋友圈传播后,即火了起来,一段时间甚至刷频。
显然,“无秘”的好友印象即抓住了发生“关系”这个点。要知道,好友对自己的评价,这是每个人都想知道的,而用户要想知道,首先就必须的分享。
3)嫁接热点
嫁接热点,这是营销人的一个基本思维。在微信朋友圈做传播也不例外,而且这个效果更有效。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以前,在微信朋友圈没出来时,大家都会在微博发表评论。但是,当微信朋友圈越来越火时,大家都开始在微信朋友圈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立场。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微博的关系链太弱了,普通用户发声得不到反馈,他的态度没有人看到。但微信朋友圈不一样,基本是自己的熟人朋友,他的态度能很快的得到反馈,且这种反馈来自于朋友,不管朋友对他的态度认可与否,他的感受都会比没有反馈强。
正是因为如此,你会发现,这段时间只要有热点事件,微信朋友圈基本就会相应的刷屏,比如姚贝娜病逝、周董结婚、陈赫离婚、汪峰求婚等,甚至前段时间“追气球的熊孩子”事件就在微信朋友圈爆发。而这些事件,只要企业相应的借势,内容也会比平时几何倍的传播。
所以,企业在微信朋友圈设计内容时,结合热点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过,可能效果会比前两者差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点其实可以用一个模型来解释——社交关系图谱。大家都知道,我们在社交关系中,主要分为三层:最核心的一层是自己(我),中间一层是熟人(亲人、朋友、同事、熟人),外面一层是陌生人(名人、普通人)。微信朋友圈是熟人关系链组成的社交关系,所以,促进用户分享的内容肯定要和前两层关系非常大,第一层的内容是需要指向自己,第二层的内容是需要使其发生“关系”。第三层只有热点事件用户才会关注,所以这一层的内容只能结合热点。
以上,即是我认为的微信朋友圈的三点分享诱因,欢迎大家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