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里程碑版本等等
第二:这个版本核心功能是什么,哪些功能是可以适度削减的(一定要留有讨价还价的空间)
第三:阐述领导的期望。我们做得事情领导时时刻刻都在关注。
第四:加班的不只是技术,而是整个团队。对关键的核心人员做好思想工作。
第五:加班偶然请吃饭。这个非常有效,尤其是长时间加班作战的团队。
这就是美:提升思考层面,让参与者感受到目前的困难和挑战,一起去战斗。
希望技术写出高效的代码
项目迭代节奏很快,需求评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产出。为了保证需求评审的质量,我提出了需求初评环节。初评,就是初步的沟通和评审。这个环节有几个好处
1)提前预告需求功能,让技术GG心理有底。研发都追求简洁的代码和优秀的设计方案,提前知道产品规划方向,有助于更好的制定设计方案。在沟通中需要关注技术GG的反 应,希望可以写出高效的代码,提升产品开发效率。
2)发现技术难点,产品方案规避。产品遇到很尴尬的地方就是在需求评审上技术GG说这个功能实现不了,或者说要一个月才能做出来,评审的结果必然是产品修改需求方案,择日再评审。遇到难题,需要明确沟通,可以把产品的烦恼抛出来,让技术也参与到产品方案的设计。
初评中需要注意控制相关的参与人员和评审时间,因为是初评控制好成本,讨论核心问题即可。
这就是美: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协助,把活干好。
产品经理无处不在
在项目过程中,目前产品参与的会议包括:需求评审、测试用例评审、迭代计划会,这三个会议都是必须参加的。另外还有一个技术评审会议,一般来说产品经理是不需要参加的。由于本次需求很复杂,涉及到的交互细节也很多,为了防止技术方案中的遗漏关键点,这次的技术评审我主动参与了。
一般来说,是不建议产品参加技术讨论的。
第一:产品听不懂技术的讨论,整个会议感觉异常无聊
第二:浪费你很多时间,说不定一个小时下来你才参与几分钟
我以前做过技术和项目经理,很容易融入到技术讨论中。基于自身的经验,如果要参与技术评审,产品经理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有技术背景。
第二:有移动办公设备。技术评审不是我们的主场,产品只是协助技术团队而已,所以参与感很低。为了不浪费时间,所以需要 有移动设备办公,在技术需要我么的时候,立刻提供协助即可。
重要:技术评审就像一个菜市场,产品要在这个环境下工作,适当时候提供协助。对于个人能力要求很高,如果受到外界影响很大的话,建议不要参加了。等技术需要你的时候,再电话或者来会议室参加讨论即可。
这就是美:适当参与,帮助技术,无处不在的服务精神
4、小结
无论任何一份工作,沟通是一门必修课。或许有千千万万种沟通技巧,本文探讨的感情沟通只是其中一种。用心沟通、让大家懂你,不仅仅带来工作上的高效,也带来了很多小伙伴的认可。一起努力,一起成长,做个优秀的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