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的爱,且贴纸种类的局限性仍然是一个中心化问题。它顶多算一个广且浅的IP分发手段。
用户不满足于在屏幕的一头傻傻的看,对参与形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一件极度考验产品能力的事情,尤其是文化行业不像O2O,它是讲究“对味儿”的,稍有偏颇,和所谓二次元是差了十万八千里的。
产业变革的闭环
IP的价值塑造,一靠后向体验,二靠前向养成。
后向体验,主要考验产品能力,触发用户大规模的二次创作、综合体验。而前向养成,则是商业模式的改变,在用户能产生UGC二次创作的基础上,让UGC参与到IP主创的PGC过程中去,提早进行市场化反馈和早期粉丝积累,改变传统的制播模式,提高IP存活率和市场接受度。

(用户UGC的自己理想中的IP形象)
上述的达成,依靠单维度的渠道是肯定做不到的,依靠一个古老的类似贴吧的社区也是必然做不到的。
所有产业变革的本质,都是一场发动群众的社会化生产运动。现在运动员已经就位,但赛道还是一片泥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