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杠杆,除了保险资金,还有融资融券、收益互换、具有分级性质的资产管理计划,甚至还有股权质押等。“现在大部分举牌公司的钱都是加杠杆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前述保险资管的负责人表示。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对《财经》记者表示:“加杠杆的资金的确问题很多。风险非常大,属于刀尖舔血。要么一条道走到黑,必须拿下,才能再通过与自己的资产重组锁定回报,要么炒到高点时,轮次撤出,锁定退出回报足以覆盖融资成本。所以说宝能系姚氏兄弟是典型的凶悍潮汕人。”
对万科多次发布的举牌公告汇总可知,截至12月4日,前海人寿持有万科A7.3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66%,约耗资百亿元;钜盛华持有14.7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35%,约消耗资金210亿-235亿元。
前海人寿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45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姚振华。其举牌资金主要来自于保险资金,且其增持时间集中在今年三季度。万科A三季报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包括前海人寿旗下海利年年和聚富两款产品,分别持有3.5亿股和2.2亿股,持股比例为3.17%和1.97%。这两款产品均为万能险。
根据前海人寿12月1日公布的2015年11月万能险结算利率,海利年年的年利率为5.05%,聚富产品分为一号到五号产品,其年利率在4.5%-7.4%之间,且大部分在6.3%以上。其同时说明,万能型产品的结算利率每月公布。本次公布的结算利率数值仅适用于2015年11月份,并不代表未来的结算利率。
万能险是兼具保险和投资两大功能的险种,为了覆盖成本,很多万能险产品将资金瞄准了资本市场。中金公司近日分析了相关产品的隐忧:激进型保险公司的全部资金成本(保单持有人预期+渠道费用)在6.5%-8%,如果对蓝筹股集中持股比例达到监管上限40%,其他类型投资收益率约为4%,只有投资市盈率持续低于10倍的公司才能覆盖资金成本。更重要的是,这些保险公司的保单期限通常在1年-3年,流动性压力较大。
据《财经》记者了解,万能险渠道成本大约为3%,据此测算,前海人寿上述两款产品的资金成本大部分在8%以上,最高的甚至达到10.4%,超过中金对一般激进型产品的测算。
多家媒体曾报道,自2012年2月成立以来,前海人寿就凭借给营销员高额手续费、从同业高薪挖角、给投资者高的预期回报率迅速崛起。《财经》研究发现,自成立以来,前海人寿的保费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保监会数据显示,前海人寿成立第一年,实现保费规模2.7亿元;到2013年就飙升至143亿元,2014年达到348亿元。2015年前十个月,前海人寿保费规模已达618亿元,三年多时间保费规模增长225倍。在47家中资寿险公司中,前海人寿已经跻身第11名,仅次于安邦人寿。
其规模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的迅速增加。这也成为近来诸多中小保险公司逆袭的法宝。该项目的大幅增加,意味着人身险公司目前售卖的多为偏投资型的万能险等产品。截至今年10月,该项目占前海人寿保费规模的近八成,从侧面反映出其发展之激进。
相对于前海人寿的资金来源,钜盛华的资金来源则更为复杂,包括融资融券、收益互换、分级资管计划,可能还包括股权质押。
《财经》统计发现,截至8月27日,钜盛华通过融资融券买入万科0.09亿股,通过收益互换形式买入8.89亿股。钜盛华未披露详细的杠杆比例。对于记者的疑问,钜盛华品牌部负责人胡娟也未予作答。一般情况下,融资融券50万元以上的融资杠杆比例一般是1:1.6,互换收益杠杆比例可达2倍-5倍。综合可知